1. 宝拓网>用卡常识>经书大全听书

经书大全听书

经书有哪些

问题一:佛教经书有哪些 《楞严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我就知道这么多 问题二:有名的佛经都有哪些 若欲修无上佛道,应皈依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 若欲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首选阿弥陀佛,其次观世音菩萨; 若欲得现世的种种利益,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消除罪业,避免三恶道苦,地藏王菩萨; 欲求开大智慧,文殊菩萨; 欲修德、行大菩萨道,普贤菩萨; 欲求往生弥勒净土,或在弥勒佛出世时再来人间学法,弥勒菩萨。

十本经书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

经书大全听书,第1张

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和抽象、概要。

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

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

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

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 *** 惑,很像现代人,见识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

《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

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

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

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的。

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

佛讲此经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

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

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

《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7,8,《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

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调修行的专一。

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 问题三:佛教有哪些著名经书?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

著名的有以下几部: 1、《金刚经》 2、《心经》 3、《楞严经》 4、《阿弥陀经》 5、《无量寿经》 6、《妙法莲华经》 7、《观无量寿经》 8、《药师经》 9、《地藏经》 问题四:佛教经书都有哪些啊 佛经有: 大藏经 药师经 观音经 六祖坛经 金光明经 阿弥陀经 金刚顶经 妙法莲华经 金刚经 龙树心经 苏悉地经 佛说佛名经 大方等大集经 仁王经 高王观世音经 天龙八部赞 阿含经 佛母经 伽耶山顶经 达摩心经 释迦经 大光明经 三世因果经尊胜陀罗尼经 提谓波利经 大有经 观普贤经 华严经 旧城喻经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胜军五所问经 大庄严法门经 五无反复经 大法鼓经 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大品般若经 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 六字神咒经 大白伞盖经 大悲经 一字佛顶轮五经 菩萨藏经 八名普密经 王法经 八师经 善思童子经 八佛名号经 唬炒锬Σ叵宰诼 四法经 碧岩录 四愿经 法界观门 占察经 五教止观 甘露经 大庄严论 明论 辨中边论 法界无差别论 十诵律 摩诃僧只律 法华经论 瑜伽师地论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稻杆经 入阿炒锬β 显扬论 分别瑜伽论 阿炒锬λ痴理论 五分律 善见律 阿酬夹穆 阿炒锬Υ称派陈 阿炒锬υ蛹论 阿炒锬俱舍论 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本书所集二三六篇经藏解释,不仅介绍其出处,且将经典、戒律典论内容逐条介绍其内容使学习佛教理论者能深入浅出的认知。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

如果真想读经就先看看佛教历史! 问题五:佛教重要经典经书有哪些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虽然其他经典也重要,但我们根基不行了,读了理解不了,不能开误了,所以读了修不了,那修不了对我们就不重要了, 而这《无量寿经》是任何时代的人都修的了的,所以我就这样回答你吧。

推荐你看《唯说念佛》,《念佛感应录》,《阿弥陀经》略讲,讲的非常非常详细,很容易看懂,很容易对佛教相信,(特别是六道轮回,我以前就很难相信),对佛教有一个真实,总体的认识,知道怎样修行才可以达到释佛,很诸佛的心愿,今生决定生“极乐世界”成菩萨。

我看完很对往生就很有把握了,以前虽然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法师讲经,但总是很迷茫,很多疑问,现在可以说都基本消除。

网址在这里: book.fjdh/...id=626 book.fjdh/...x blog.163/...15181/ 问题六:经书包括哪些啊?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记得采纳啊 问题七:四大经书是哪些? 世界四大经书为: 《古兰经》、《圣经》、《易经》、《道德经》 中国盯大经书为: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问题八:佛经有那些是令人冷静的经书 我感觉经文长了些,可以念佛号或咒语。

大菩萨的名号,佛陀的名号基本上都有降服烦恼,消除业障的功能。

但是具体的效果要参考佛经。

我推荐的话,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药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我觉得咒语也蛮有力量的。

比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释迦牟尼佛心咒》。

问题九:佛教有哪些著名经书? 《心经》最简短精辟的经典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孝经 《无量寿经》大乘无量光明经 《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

现在都是大乘经典,有鸡读经,其实一本就够学一辈子 问题十:佛经有哪些? 目前的佛经主要有 佛说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金刚经 六祖坛经 楞严经 法华经 华严经 佛经有三藏十二部 佛法大藏如海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要想学有所成 一定要深入一门 六祖大师金刚经通 经经通 如果一本经书不通 经经都不通 建议学者从一部经书入手 深入研究 每一个词 每一句话 每一段的意思 自然会有巨大的收获 每一本经书的指归处都是自己的本性。

全部佛教的经籍,经过整理和编篡后,汇集成一部全书,叫做《大藏经》。

大藏经由三藏(经、律、论)十二部组成。

大乘佛教常用的经书: 《大般若经》、《心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大方等大集经》、《大般涅槃经》、《楞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四分律》、《梵网经》,《菩萨戒本》。

《大智度论》、《中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

请介绍一下有关观音菩萨的佛经

妙法莲华经,悲华经,华严经中都提到了观世音菩萨。

其中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本生部:一、《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尔时宝海梵志。

复白圣王第一太子言。

善男子。

持此宝物并及先所於三月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种种珍宝。

如是福德和合集聚。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作是言。

以此所施不应求於忉利天王大梵天王。

何以故。

今者所有福报之物。

皆是无常无决定相。

犹如疾风。

是故应当以是布施所得果报。

令心自在。

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度脱无量无边众生。

令入涅盘。

是时太子闻是语已。

答梵志言。

我今观於地狱众生多诸苦恼。

人天之中或有垢心。

以垢心故数数堕於三恶道中。

复作是念。

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

退失正法堕大暗处。

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

以覆其心行於邪道。

世尊。

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

我之所有一切善根。

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我行菩萨道时。

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

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

若能念我称我名字。

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

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

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白佛言。

我今复当为众生故。

发上胜愿。

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

愿令转轮圣王。

过第一恒沙等阿僧只劫已。

始入第二恒沙等阿僧只劫。

是时世界名曰安乐。

大王成佛号无量寿。

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

是佛世尊於无量劫。

作佛事已。

所作已办入无余涅盘。

乃至正法住时。

我於其中修菩萨道。

即於是时能作佛事。

是佛正法於初夜灭。

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惟愿世尊为我授记。

今我一心请於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

惟愿各各为我授记。

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

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

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

欲断众生诸烦恼故。

欲令众生住安乐故。

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汝行菩萨道时。

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

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

无量寿佛般涅盘已。

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

初夜分中正法灭尽。

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

安乐世界所不及也。

汝於后夜种种庄严。

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

於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寿命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

般涅盘已正法住世六十三亿劫尔时观世音前白佛言。

若我所愿得成就者。

我今头面敬礼佛时。

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现在诸佛。

亦复各各为我授记。

亦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大地及诸山河六种震动。

出种种音乐一切众生心得离欲。

尔时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

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

六种震动。

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

众生闻已即得离欲。

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

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

时有佛出世。

号曰宝藏。

有转轮圣王。

名无量净。

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

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

以是善根故。

於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之中。

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

尔时宝藏如来。

为观世音而说偈言 大悲功德 今应还起 地六种动 及诸佛界 十方诸佛 已授汝记 当成为佛 故应欢喜 善男子。

尔时太子观世音。

闻是偈已心生欢喜。

即起合掌前礼佛足。

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二、《大乘悲分陀利经三王子授记品》第七失三藏名今附秦录善男子。

尔时海济婆罗门。

告无量净王第一太子不眴曰。

略说我已观恶趣。

於中众生受苦痛切。

又观天上。

於中众生心垢浊故数堕恶趣。

我已观一切众生。

离善知识住贫穷法。

处於冥中尽诸善根。

为邪见覆障困於邪道。

唯世尊。

我当以高声告彼众生。

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行菩萨行时。

若有众生苦痛逼切。

有诸恐畏贫穷於法。

处在暗中无所依怙。

无灯无救无归无趣。

令使念我称我名字。

我以天耳闻其音声天眼见之。

若不脱彼众生困厄。

如我为众生愿故久行菩萨行。

是意得满如今大王。

过一恒河沙阿僧只。

始入二恒河沙阿僧只於安乐世界。

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名阿弥陀如来。

净佛土净意众生而作佛事。

乃至阿弥陀如来。

於无量劫作佛事已。

入无余涅盘。

随其正法住世几时。

於尔所时我当行菩萨行。

我为菩萨当作佛事。

尽阿弥陀如来正法初夜灭。

即是后夜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唯愿世尊。

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如是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

诸佛世尊现在住世。

我亦以音声白彼诸佛。

彼诸佛亦当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宝藏如来即授其记。

如汝善男子。

已观恶趣又观天上。

观众生苦能生悲心。

为脱一切众生苦故。

除结使故令得乐故。

是故汝善男子。

字汝为观世音。

汝观世音。

当度脱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苦。

汝善男子。

为菩萨时当作佛事。

阿弥陀如来般涅盘后。

二恒河沙阿僧只之余。

初夜阿弥陀如来正法灭已。

即於后夜安乐世界。

当名一切宝集。

彼土庄严无量阿僧只胜於安乐。

即於后夜。

无量宝庄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

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名光明普至尊积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

寿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

汝般涅盘后。

正法住世六十二亿劫。

观世音言。

若我如是意满。

我礼世尊足时。

於十方恒沙数世界中。

现在住世诸佛世尊皆授我记。

恒河沙数世界地皆震动。

一切山川石壁树木丛林出五乐音。

一切众生心得离欲。

观世音菩萨适五体礼宝藏如来。

如是恒河沙数佛土地皆震动。

彼诸佛如来皆授其记。

略说。

佛言 起悲福德欢喜音 十方诸佛授汝记 地及世界六种动 汝当作佛度世仙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正依部一、《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二、《正法华经卷第十光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三新手上路 5# 发表于 2005-11-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新手上路 6# 发表于 2005-11-12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五、《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 六、佛说罗摩伽经卷上观世音菩萨章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haik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2793。

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但战国时代的道家还不是道教。

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

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

汉魏两晋是道教的起源时期。

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天师道)。

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一说干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据信传自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编著的《包元太平经》)得到广泛传播。

到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

同是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

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三国时期割据政权阆中侯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宗天师道。

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

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

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

道教在唐宋时盛兴。

张道陵,道教正宗天师道祖师,道教的创始人,被尊为第一代天师。

道教人物伏羲 女娲 黄帝 老子 庄子 列子 关尹子 茅盈 河上公 严君平 黄石公 张良 张道陵 魏伯阳 于吉 左慈   诸葛亮 葛玄 许逊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弘景 孙思邈 成玄英 王玄览 司马承祯 吴筠 杜光庭 钟离权   吕洞宾 刘海蟾 彭晓 陈抟 张伯端 石泰 薛道光 白玉蟾 刘永年 翁葆光 彭耜 王重阳 马钰 邱处机   刘处玄 王处一 郝大通 孙不二 曹文逸 李道纯 张君房 王志谨 张三丰 孙玄清 陆西星 袁可立 王常月   黄守中 刘一明 傅金铨 柳华阳 李涵虚 黄元吉 汪东亭 刘名瑞 燕玄乙 陈撄宁 吕洞宾 曹国舅 钟离权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韩湘子 铁拐李 谭处端。

道教经典典籍有哪些?

道教经典典籍有《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冲虚经》(即《列子》)、《清静经》、《关尹子》、《阴符经》等等。

1、《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2、《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3、《黄帝阴符经》《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

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察,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

如《纯阳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通篇全部以军事术语写成,不知者初见会认定是一篇兵书。

4、《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

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

5、《清静经》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

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纯正理论学说,无神话色彩。

经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语。

参考资料来源:-道德经参考资料来源:-庄子 (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参考资料来源:-黄帝阴符经参考资料来源:-周易参同契参考资料来源:-清静经。